close


(照片:人家急著要吃飯,這位媽媽硬要照相,寶寶真可憐....寶寶:馬麻,別照了,快給我吃吃吃!)

現在,寶寶每餐副食品已經吃超過半碗,乖乖地一口一口吃,不到十多分鐘就吃光光。
真是太好了!太好了!
寶寶吃得飽,睡得好、玩得好,媽媽免煩惱!(吃飽的寶寶,小睡睡更穩定,傍晚也少鬧情緒),
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...
那些寶寶只吃五六口的日子,那些讓阿慈煩惱到不行的日子.....終於遠去....

特將自己的心得稍微寫一下,給大家參考參考。
希望能夠幫助還在食物泥汪洋大海中載浮載沉,卡關的媽咪們。
(至於阿慈餵寶寶副食品的辛酸血淚史,請參閱副食品奮鬥史︰謎底終於解開了!(8m12d))

在講心得之前,先給大家看一張圖,
下面彩色圖是Combi寫的廣告文案,


看這張圖真讓人感到心安,我家寶寶八個月也還在學咬期而已(兩隻才剛長一半的下門牙能咬什麼!)
所以各位新手媽媽們不要怕,慢慢來,
寶寶學吃飯之路,加油加油!!




研究心得如下:
>>>>五大關鍵點:
1.關鍵:神秘的濃稠度
每個媽媽餵寶寶食物泥卡關的地方可能不一樣。
而我們家卡關的地方,居然是卡在食物泥的濃稠度,

一樣的食物內容,原本不吃,濃稠度對了,寶寶就會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,吃得津津有味。

從此阿慈就非常注意這神秘的濃稠度,有點太濃又不會太濃,大概是有點像濃湯的稠度。

濃稠度啊濃稠度!
真是不容小覷啊!(今天阿慈又長了見識!)

補充︰濃稠度除了水分含量外,關鍵在於蔬菜泥和米糊的比例,丹瑪醫師建議是1:1(阿慈覺得蔬菜泥超過一半也行)這樣吃起來就會很清爽。可以混不同種類的蔬菜泥,記得加上比較會甜的蔬菜(葫蘿蔔)或水果。就萬無一失了(最萬無一失的水果是香蕉!)。
等寶寶接受OK,你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,慢慢調整濃稠度,由稀變得濃稠。

2.第二關鍵:餵食間隔時間:(飢餓才是讓寶寶願意張口吃飯的動力)
餵食間隔時間果然是丹瑪醫生講的黃金5.5小時,
黃金5.5小時乃是丹瑪醫生觀察他所診治的數百名寶寶,所歸納出來的最佳用餐間隔時間。
這樣的間隔,寶寶吃起副食品簡直是用催促的(催促媽媽手餵快一點)。
(當然兩餐間隔之間就不吃任何東西了,不然就失去間隔時間的意義了,一直有斷斷續續吃點心的寶寶,正餐時間當然就不會認真吃飯)

我家的經驗,如果時間間隔太短,寶寶吃副食品就吃得慢了。
等到幾天後寶寶副食品吃得不錯了,阿慈才開始彈性調整用餐間隔。
因為.............阿慈早上六、七點實在爬不起來,
於是把作息彈性調整成:早餐(8:30)、午餐(13:00或13:30)、晚餐(18:30或19:00)
早餐讓寶寶吃少一點,這樣子午餐就可以提早在中午餵,免得太晚吃晚餐。
(沒吃副食品前寶寶睡前奶喝到240-270,副食品穩定後,寶寶睡前奶降到140-160。有時早上五六點,寶寶也會起來吸個五分鐘母奶,才繼續睡。目前還沒開始著手斷奶,預估寶寶三餐上軌道後再來研究斷奶!這應該是另一個大難題吧!希望不要又卡關!)


3.第三關鍵:母奶和副食品餵食次序
育兒書有寫到:如果食物泥餵得不好,可以考慮先餵食物泥再餵母奶(或配方奶)。
媽媽幫首領的經驗是,沒有差別,她都先餵寶寶母奶後才吃食物泥。

我們家的經驗是,一定得先吃副食品,再喝母奶。寶寶如果母奶先喝太飽,就不太想吃副食品了。
雖然濃稠度對了,但是寶寶還是興趣缺缺地,有一口沒一口的吃。
(是的,讓阿慈再說一次,果然飢餓才是讓寶寶願意張口吃飯的動力啊!)

餵副食品和母奶之間不用間隔,吃完副食品後,就直接餵母奶了。

4.兩餐之間不餵食其他餐點
不管寶寶副食品這一餐吃得好、吃得不好。中間一定不再餵寶寶,這才能讓寶寶不會把正餐當點心吃,吃兩三口就分心去玩。
瑾的朋友就是擔心寶寶肚子餓,所以如果寶寶吃得少,她就會過一陣子後再餵再餵,結果養成習慣後,寶寶吃ㄧ頓飯,得磨菇一個多小時才餵得完。


阿慈的原則是如果寶寶看起來似乎不想吃,例如:用舌頭把食物推出來、玩食物,用嘴巴噗噗噗噴食物,或者如果持續五到十分鐘,都是有一口沒一口地,得媽媽哄著餵太久。
這樣,阿慈就假設寶寶吃飽了(或不想吃),跟寶寶說:「寶寶不吃囉?那媽媽就收起來囉」。然後就真的把餐點收起來,中間也不再補餵,等到下一餐時間到才餵寶寶。

養成習慣後,寶寶每一餐都會很認真吃,吃到飽才會停,不會邊吃邊玩邊摸摸摸.....

5.剛開始嘗試,甜度是很重要的!
母乳也是熱熱甜甜的,所以一開始給寶寶的食物泥以溫溫甜甜為首選。
當然要甜不是加糖啦!(食物泥不可加調味料)
當你的寶寶不愛吃食物泥時,就把食物泥的水果蔬菜的比例提高,或改加入甜度比較高的蔬菜/水果,讓食物泥更香甜,寶寶接受度就會大大提高。

丹瑪醫生建議餐餐都加入香蕉,增加食物泥的香甜口感。
阿慈也常用胡蘿蔔、洋蔥等這種比較甜的蔬菜,來增加食物泥甜度。(洋蔥不加油先用平底鍋炒過會更甜)

>>>>給新手媽媽有關食物泥的建議:

餵寶寶食物泥最重要的課題是:
讓寶寶快樂的學會吃飯這件事。而不是吃了多少或者吃的營養與否。

並不是說營養不重要或者吃飽不重要。只是階段目標不同而已。
在初步階段,因為寶寶都還有在喝母奶/配方奶,所以根本就不用焦急寶寶吃得多少,也毋須堅持每餐都應該要有澱粉、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等通通一次給吃到。

所以就算寶寶這餐只吃了兩口,也要稱讚寶寶,然後就把餐具收起來,不要再強餵寶寶。
然後媽媽就透過寶寶進食的情形(看是有開心張口吃,還是根本就不愛吃等等),去慢慢摸索寶寶愛吃的口味。
只要摸對寶寶口味,加上寶寶學會也習慣吃飯這件事。很快的,寶寶吃飯進步會變非常快,會自主地減少喝奶量,而增加食物泥的食量。

等到寶寶習慣食物泥這件事,再來考量食物泥營養成分的組合。

所以新手媽媽們,來把這句話寫在手心:只是練習!練習!練習!
不管寶寶吃得好不好,不用責怪寶寶,也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。時間到了,你抓到訣竅了。人生就變彩色了!

然後最重要的是耐心!耐心!耐心!!
讓寶寶學習從奶瓶轉換成吃飯,是需要慢慢而循序漸進的。
而食物也得一樣一樣的慢慢試,
怎樣也急不得的唷。

(醫學研究指出,延後高危險群寶寶接觸可能過敏食物的時間,當寶寶長大自身抵抗力成熟,一些原本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就能安心食用。反之,如果提早接觸過敏食物,未來一生可能也都會對該食物產生過敏現象。所以食物得一樣一樣,從少到多的慢慢給寶寶試吃。)

備註:一開始練習,一天只需一餐加吃食物泥,然後看寶寶接受程度,再改成一天有兩餐加吃食物泥。等到寶寶更大一些(九、十個月)或者寶寶如果吃得很順利,才改成一天三餐加吃食物泥。
(如果一天只吃ㄧ餐食物泥,其他餵母奶/配方奶的間隔時間,就仍維持4小時喝一次。)

>>>>關於寶寶的食物泥:(製作過程,請參考「孵蛋的敗家歲月4-寶寶副食品的機絲頭」)
自從過年後拿到公子小妹的超強食物攪碎機(還是叫食物處理機?果汁機?)!
真是方便極了!
做起食物泥變得很快!打個一分多鐘就可以上桌給寶寶吃囉!

如果濃稠度對了!寶寶好像就沒那麼挑食了。
不愛吃的或不習慣吃的味道,就先放一點點,混在香香的米糊裡,我家寶寶就會吃了(像是到現在寶寶還是比較不愛吃地瓜、南瓜、米豆,阿慈就會從少開始放,讓氣味沒有那麼重,慢慢讓寶寶習慣)

阿慈都是以白米飯(澱粉)作基底+一點點米豆(蛋白質)+蔬菜(任選)+水果(不一定放,香蕉最好用)
目前蔬菜就是菠菜、高麗菜、小白菜、葫蘿蔔、甜椒輪流或混著吃。
(聽說菠菜吃多會便秘,所以阿慈不敢連著兩天都得寶寶吃菠菜)
至於肉類,等寶寶食物泥吃一陣子後再考慮(有育兒書是建議等寶寶一歲才加肉)
另外一個試食物泥的訣竅,是記得先給寶寶吃蔬菜泥,之後再給他吃水果。因為水果比較甜,先吃水果有些寶寶就不愛吃相對甜度較低的蔬菜。

阿慈會先打好一大碗,然後冰在冰箱冷藏,要吃時快速瓦斯熱一下就可以了。可以連吃兩三天。
(之所以沒有每次都現打,是因為寶寶超討厭超強馬力的攪碎機的聲音,非常大聲!每次都大哭)

另外一個方法是,分開打好冷藏。先打好基本食物泥(白飯+米豆)冷藏冰箱,要加熱吃時,才加入不同蔬菜泥變化口味(比如這餐加葫蘿蔔泥,下一餐加甜椒泥。。。以此類推)

(備註:進階食物泥心得請參考,經驗分享:我家寶寶愛吃的食物泥-入門版


(照片:啊!恐怖食物泥!!!內容:白飯+米豆+菠菜+香蕉+水)
這不是整人節目啦!剛打好可是漂亮的鮮綠色(鮮綠色!還是很像火星人吃的食物)
只是香蕉放久了,跟空氣氧化就會變成灰色的的,就變成這副可怕德性。
但是很營養喔!

往好處想,寶寶從小吃這玩意兒,長大後再恐怖、怪異的食物,寶寶也會二話不說地吃下。
就不會有「媽咪!那東西怪怪的,我不敢吃」的問題了!
呵呵!


(照片:開飯了!寶寶[很高興地]吃著火星人的食物泥!!寶寶真難為你了!)

>>>>其他餵副食品事項:
1.讓寶寶多活動,也會吃比較多
多讓寶寶爬爬、活動、玩,寶寶也會胃口大開,副食品吃得多。

2.餵寶寶時永遠保持愉快的心情

要保持愉快心情餵寶寶,不管寶寶這次吃得好不好、多不多,
結束時,一律開心地摸摸寶寶的頭說:「寶寶很棒喔!吃很多喔!」然後把餐具收起來。
媽媽不要覺得不耐煩。
就算有,一定要忍住(雖然心底已經累到要尖叫了!),阿慈都是努力要催眠自己要忍住,要很開心很開心!寶寶不懂事,不要把吃飯壓力放到寶寶身上。
不要想太多,把希望寄託在下一餐。
下一餐又是充滿希望的開始,(多這樣想,最後心底也會相信這是真的)

不要讓寶寶認為吃飯是苦差事或是不快樂的事。

3.關於吃飯的溝通

有一些育兒書建議教手語,讓寶寶不會為了無法表達而尖叫。
阿慈陸陸續續地教了寶寶基本手語,包括「不可以」、「喝水」、「吃飯」、「吃飽了(不吃)」
其中,寶寶已經學會看懂「不可以」和「喝水」。
其餘還不懂,反正教手語跟教講話一樣,就是耐心、耐心、耐心加耐心。
(希望某天能夠成功。阿慈就更輕鬆了!)

4.關於
寶寶吃飯的規矩與態度(用餐禮儀)
雖然之前寶寶副食品一直吃得不好,不過用餐規矩這部分。阿慈倒是從一開始就開始努力,阿慈育兒的原則是:耐心而主動的訓練孩子,一開始就讓他知道什麼可以做、什麼不可以做。而不是被動等到孩子有錯誤行為,才去糾正他。事後的糾正真的比事先的引導辛苦多了,尤其當你面對的是一個小嬰兒。
如果沒有教導好,餵寶寶吃飯會變成一場大戰,寶寶身上、桌上、地上會到處都沾滿黏糊糊的食物泥,那時才氣急敗壞地跟寶寶說不可以,就太遲了,矯正之路是事倍功半。

一開始寶寶會想要用手碰碗、碰食物、用手抓湯匙,阿慈就會非常溫和而堅決地跟寶寶說:「寶寶,不可以這樣,吃飯手要放好」,然後把寶寶的手放到大腿兩側。
不用發脾氣、也不低聲警告,只要非常肯定而溫和地重複跟寶寶講,並引導寶寶的手放在正確地方,並稱讚他,幾天重複幾次下來,寶寶就會知道吃飯時要乖乖把手放在兩側,不可以抓食物等等。

關於寶寶吃飯的規矩與態度,阿慈參考的是「從零歲開始(第二集)」的建議,例如:

。不要讓寶寶用手幫你把餵食的餐具,送進他的嘴裡。
。不要讓寶寶握著你餵他的餐具
。不可以用嘴、用手玩食物
。不可以弄翻碗盤或敲打碗盤。
。不可以丟食物
。不可以鼓動嘴唇,把飯或水吐出當成遊戲
。不可以用髒手在椅子上擦。
....等等(更多請自行翻閱書本「從零歲開始(第二集)」)

這些都是必要的育兒工作,事先預防雖然麻煩,但是長久來看是輕鬆的。就如同訓練寶寶睡覺一樣。前面辛苦一下下,可換得長久的輕鬆。
育兒很多工作是不可省略,一時的偷懶,之後只好認命接受寶寶的壞習慣,直到他長大。

以上是關於餵寶寶副食品,阿慈從打混摸魚到認命認真,一路試到現在的一些心得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rund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