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曾提過2Y8M的寶寶慢慢有些轉變。
有時整天都很貼心,但如果抽到壞籤,寶寶一整天不聽話,讓人累到簡直想服毒自盡。

讓阿慈下了以下結論:進入2Y7M後半場的小孩具備以下幾項特性:
1.聽不懂人話。
以前聽得懂,現在突然之間都聽不懂了,讓阿慈一直懷疑愛兒是糙影狼了,想帶寶寶去耳科檢查一下。

2.瞬間忘記媽媽的提醒。
寶寶以前是個謹慎而且不喜歡犯錯的小孩,所以媽咪的提醒,通通謹記在心,簡直可當選十大傑出寶寶。
現在的寶寶完全被外星人附身,昨天才剛說過:「不可以把東西放到茶杯裡」而且還因此罰站,今天阿慈離開去餵妹妹吃飯,寶寶就默默地把東西放到茶杯裡喀拉喀啦攪拌。

說不能碰妹妹的藥膏,藥膏剛放在床上,一沒注意就被寶寶拿去當道具,更慘的是,不知道塞到哪裡去,行蹤成謎。

3.偶發性的堅持要人命....意見很多的年紀
過去寶寶太小,生活大小事都任憑媽媽安排,呈現母子均安的情形。

例如:一時找不到紅色圍兜兜,就先拿外出用的灰色圍兜兜,再找不到,先拿妹妹的來用。
現在寶寶意見可多了。
寶寶:「媽媽!這是妹妹的圍兜兜啦!這是妹妹的圍兜兜!」
慈:「乖!你的圍兜兜濕掉了,另外一條一時找不到,你先用妹妹這條!」
寶寶繼續卡在自己迴圈:「這是妹妹的圍兜兜!這是妹妹的圍兜兜!....媽咪!我要我的圍兜兜啦!」
卡到第一百零八圈,正在忙妹妹事情的阿慈就火山爆發了!

你你你...你聽不懂人話是啊!不能妥協一下嗎!!!你要媽咪講幾遍!解釋幾遍!!!

當阿慈吐了一缸又一缸的血,血壓快要爆血管,心想你這孩子這麼不聽話呀!
把可憐兮兮的寶寶抓去罰站,氣得打寶寶手心,寶寶淚眼汪汪。
大吼大生氣完。
阿慈午夜夢迴總是非常懊悔,他只是個孩子呀!可是同樣的劇情一再重演:耐心講→爆血管→大發飆→後悔。

好帶的孩子在你的轉念之間
就在阿慈和寶寶之間越來越緊繃的時候,阿慈剛好看了電視,節目中訪問一個所謂的「國小老師的兒子」。因為媽媽是老師(基於各種原因,例如:『自己孩子都帶不好,帶別人的孩子怎麼有信服力』,『在課堂上大家都乖乖聽我說話,回到家孩子當然也是如此』等等)從小對他要求非常嚴格,讓他小時候是在要求嚴格下成長。記者問現在也為人父的他,問他那樣日子快樂嗎?(註:以下是大概回答內容,因為阿慈不記得原文)
這位兒子說:「那一段日子一定也有快樂的時候,但是人總是挑自己想要記住的。」接著停頓遲疑地笑了一下,然後說:「....那一段日子...非常痛苦。」

都已經成年人了,當人孩子的爸了,回想起當時「媽媽為他好」而做的各種要求,他只有「痛苦」二字。
聽到讓阿慈很驚。

想著自己是不是太求好心切,太想掌控兒子,而讓彼此關係緊張呢?
阿慈可不想讓孩子對自己的童年只有「痛苦、不堪回首」幾個字。

心思一轉,就又放慢了自己的腳步,讓自己多點時間觀察後再來「下判斷」,也放鬆自己對孩子的掌控權。
後來發現「放鬆自己」得到不是無法無天的孩子,反而是衝突變少了,孩子變乖了。

原來每個階段的孩子,教養方法就要隨著孩子長大而進行修正。
2Y8M孩子不是要反抗自己,孩子只是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已。

2Y前的孩子的反抗不聽話,的確是在測試父母的底限:「媽媽說不可以,真的不可以嗎?我偏要試試看。」
那時只要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底線就對了。
孩子與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拉扯互動中,學會守規矩、學會這個世界不是任我為所欲為。

而2Y7M之後的孩子,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做事方法了。
不一定要孩子走自己規定的路,其實路很多條,爸媽有時為求方便,要求孩子一定要百分之百走自己指定的路,所以才會產生衝突的。

那到底要怎麼做呢?
侯文詠在他的網誌這樣寫著:
和一群父母、記者談教養小孩,也是聽了很多招數、辦法。聽了半天我也說不對。人家問:哪不對了?我說:“應先用心瞭解你的小孩。”記者半信半疑問:“然後呢?”我說:“然後你就知道該怎麼辦了。”我心想,沒那麼複雜吧。人的事,道理其實都一樣,不是嗎?

所以用心了解你的小孩吧!不要太快地妄下判斷。

育兒心得(一)2Y8M的孩子真的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嗎?
其實不是如此的。
要記得一點:「你說過了」並不代表「孩子同意了」。

孩子逐漸長大,會獨立思考後,他會有很多想法與意見。
不再是過去傻傻/乖乖/凡事都聽從你的安排的兩歲寶寶。

2Y8M的他,快三歲了,是個孩子了。

1.有時候是好奇,他想要看看到底這樣子做會發生什麼結果,而非要抵抗你的命令。
2.有時候他是想要作某件事,而非要抵抗你的命令。
3.有時候,因為某些因素,孩子沒辦法去做,而非要抵抗你的命令。
4.有時後,孩子選擇的方法也不錯,你不用硬要孩子一定得照著你的想法作。
5.有時候他只是想要表現出「我也有自主權」

通常父母氣的是第四或第五項情形。父母因為時間來不及/自己個性急/已經習慣孩子過去都很聽話,而無法接受孩子沒有立即按照自己指示行動,他們一時無法適應,孩子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,他們忘記,其實孩子是獨立的個體。
當孩子進入兩歲半後,父母不該把每次「小孩沒有立即聽話照做」當成對自己權威的挑戰。
因為..........不一定真的是如此。

(的確有可能孩子這次是在挑戰你的權威,該怎麼做,難處在於你得判斷,你得拿捏。)

阿慈常常遇到這樣的情形,說了自己的請求(即便不是命令口吻)但寶寶還是沒有去做。
一開始阿慈也是認為孩子不聽話,一次兩次三次講下來,寶寶卻好像一直當成耳邊風,阿慈的血壓慢慢升高,耐心開始磨盡,然後就忍不住要大吼了,忍不住要命令下去,忍不住想叫孩子去罰站,用盡方法好讓孩子不要忽視自己的要求。

但是大吼之後總是後悔。

後來讓自己思考清明,才發現,孩子有時他要做的事情並不一定會跟自己的要求違背。
舉例:
慈:「快點收玩具箱,要洗澡睡覺了。」
等了五秒,都沒有聽到玩具箱喀拉喀拉的聲音,忙了一整天+事情很多的阿慈,忍不住要發飆了。
走過去房間看,發現原來寶寶想要收妹妹的尿布,他想要把妹妹的尿布先擺好,再來收玩具箱。
差點誤會了一個體貼的好哥哥。

孩子有時拙於語言,無法快速解釋他為何要等一下。作媽的不應該馬上強行判人入罪。
等一等,有時候孩子並沒有違背你的意思。

另外,有時孩子有他的理由,只是他沒有解釋。
舉例:
提醒寶寶很多次該收玩具箱了,寶寶還是一動也不動,當沒聽到或者顧左右而言他。
慈在大發飆前,按住脾氣,蹲下來輕輕問寶寶:「寶寶,為什麼不想收玩具箱呢?」
寶寶:「因為我會怕怕呀!」(寶寶進入2Y7M後突然開始怕黑、怕一個人)
慈:「那媽咪過來這裡,離客廳很近,這樣可以嗎?」
寶寶:「好!」
然後就很快的收好玩具了。

所以不要腦袋裡一直轉著「孩子不聽話、孩子不聽話、孩子不聽話,這個死孩子他不聽話,他故意要氣死我呀!!!」


育兒心得(二)「我沒有誤會他,孩子真的把我的話當耳邊風!」怎麼辦?
前提:你從小就有讓孩子沒有把你的話當耳邊風。
如果你有做到,但是發現現在孩子居然開始把你的話當耳邊風。
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讓阿慈再重覆一次:「你說過了」並不代表「孩子同意了」。


(1)解決方法1:偶爾放鬆標準,不會天崩地裂
有時候,放鬆一點吧!

孩子天真的歲月只有幾年,這麼可愛的模樣,轉眼就會變成「超欠扁、寧願和朋友泡也不想跟老爸老媽在一起」的青少年了。

當孩子真的想表示「我也有自主權」「我不想每件事按照你的想法去做」時。
有時放寬要求也無妨。
不需要每件事都抓在手中,不需要孩子每件事要照你的劇本去演。

有時孩子只是覺得自己的方法更好,何不放手讓孩子去試試呢。
如果,孩子的確是為反對而反對,如果這件事無關大雅,孩子只是想要來個小叛變,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讓他去吧!你可以有條件式地放行。
舉例:
寶寶堅持不想穿某件外套,可是又沒有其他外套。
慈看看天氣不是非常冷:「好吧!你不想穿外套,等等出去可能會很冷,另外,如果風太大,到時候可能會要早點回來,因為大風吹太久你就會流鼻涕感冒了。還有至少要把毛衣換成厚一點的。」(各退一步)
寶寶:「好!」
(後記:後來出去真的很冷,寶寶一直喊著:『好冷喔』,阿慈沒有說『我早告訴你』這種會逼寶寶武裝自己,不說真心」的言語,阿慈只有順著寶寶口氣說:「挖哇!真的很冷喔!你的手都冰冰了,等等要趕快回家了,不然媽咪真的很擔心你會感冒,那下次還是把那件外套穿上吧!」)

(2)解決方法2:試圖在「尊重孩子」情況下,進行你的規範
這時你會問:如果我讓步了、我妥協了,那以後孩子都不聽我的話怎麼辦,我要怎麼帶小孩!!

阿慈經過痛苦的實驗後發現,有些時候硬來也沒有用,硬碰硬只是讓寶寶態度更硬,大家就僵在那裡。
有時氣起來只好罰站,打手手,想要威脅/強迫孩子因此就範,想看到孩子哭了,得到立即的教訓。
孩子也就範了,但是下次還是明知故犯了。同樣的情境一直鬼打牆地回來重演。

怎麼辦呢?

「尊重孩子」是唯一的行為準則。
「攻心為上」是育兒之上上策。
要達到你的目的,不一定只有硬碰硬這種方法。


阿慈改變策略,改走商量、討論路線,該堅持的規範與原則還是要堅持,但是執行的態度不要那麼高高在上,口氣不要那麼沒有轉圜。

阿慈會叫寶寶過來,通常寶寶這時候就會賭氣,不肯過來,因為他想:「我過去,媽咪還不是要講一樣的事情,可是我不要就是不要,我現在就是不想聽話,所以不需要過去。」

(不要去反應孩子此刻的情緒,而氣得跳腳,要記得他是個孩子,他當然會孩子心性。)
(我們閃過孩子的情緒攻擊,表現出就事論事。)

阿慈蹲下來再次柔聲叫寶寶過來:「寶寶!你過來!媽咪先跟你講。」
寶寶不太甘願地過來了(或者乾脆阿慈走過去寶寶那邊)
慈:「寶寶!你知道的,要洗澡前一定要收玩具箱,不然玩具箱亂亂的,媽咪走路會絆倒會跌倒,還有你沒有收好那些玩具,到時候你又要找不到了,上次你不就找不到飛機,媽咪幫你找也是找不到呀!」

誠實表現出你的為難。
說出可能的難處。
通常你放柔身段,善良的孩子也不太為難爸媽,反而努力幫忙想兩全齊美的方法。

(3)解決方法3:「硬起來」是最後之策/最後的手段
如果孩子一直堅持,然後兩人就僵在那裡。
舉例:
慈:「寶寶,為什麼不把這邊的玩具(籃子們)也收進玩具箱裡?」
寶寶:「不行啦!」
慈:「什麼不行?」
寶寶:「那些籃子不能壓在汽車身上!」(有時候孩子會突然冒出奇怪的堅持)
慈:「這樣呀!那怎麼辦呢?可是籃子還是要收呀?」

有時候寶寶會自己提出方法,如果久久沒有回答,阿慈就會再進一步引導。
寶寶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(通常寶寶不說話,其實表示:『我不同意你,但是我不能反駁媽媽,反駁就會被罵吧!或者反駁了也沒用,那我乾脆不要講話好了。』)

慈:「不然籃子放這邊邊地方,就不會壓到車子。」
寶寶:「不要不要不要!我不要放籃子啦!」

慈:「籃子不收怎麼辦?你沒有收好,妹妹會抓來啃呀!而且籃子是你的玩具呀!你本來就該負責收好,如果沒有辦法,表示你不能處理這些籃子,那媽咪就只好沒收起來。」
寶寶: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慈:「寶寶!」
寶寶:「不要啦!不要沒收!」
慈順勢給台階:「那把籃子收起來,不然你先把車子拿起來,再放籃子。媽咪先幫你拿車子。」
寶寶:「好!」


育兒心得(三)最後的提醒:你的愛/你的親親/你的抱抱--你的愛要讓孩子知道
即便被寶寶氣得七竅生煙,阿慈還是會一再提醒自己,不要讓寶寶覺得媽咪不愛他了。

不要說出:「寶寶這樣不乖乖!媽咪不喜歡不乖乖的寶寶。」

阿慈常用的語法是:「寶寶!媽咪很愛很愛你,但是有時候你真的會讓媽咪很生氣。那件事媽咪都說過好幾次了,不想吃飯就下來,不要摸摸摸,不要玩食物,玩碗盤叉子湯匙。食物很珍貴不是玩具,你要記得。」

然後,平常會給寶寶灌更多的「媽媽好愛你」迷湯,然後整天都在親親寶寶,有空就抱寶寶(小Baby時期怕Baby誤會只要大哭就有得抱,所以會盡量用其他方式代替抱抱。但是等到8、9M後,Baby知道規範後,怎樣抱寶寶都不怕引起誤會了。)

不然就是晚上睡覺前,阿慈會親親寶寶:「寶寶,媽咪今天很累,所以比較容易生氣,但是媽咪還是很愛很愛你,你是媽咪的大大寶貝,心肝寶貝,媽咪也不想要你難過,只是很多事情,媽咪正在忙的時候,你偶爾也要聽聽媽咪的話。」

阿慈希望孩子知道:媽咪規範他,是因為人生就是有些規範得遵守,不是可以事事順心。媽咪永遠都是愛你的,但是規範你與愛你是兩件事。


補充:(1)不要黑臉與白臉
要輕鬆教養孩子,另一個關鍵點就是要態度一致。不只是你自己,包含家人都應該態度一致。

過去傳統做法就是父母其中一人當白臉,另一個當黑臉。
這點阿慈很不明白,臉就是臉,有什麼黑與白呢?

你自己就能做到剛中帶柔,亦柔亦硬,為何一定要某人演生氣凶巴巴,另一個人演和事佬呢?

媽媽對孩子說:「快點快點!你再這樣,把拔就會生氣了喔!」
把拔對孩子說:「現在不能吃零食,媽媽說吃飯前不能吃零食。」

好人就都你當,好像你是很萬分不得已。另一個人何其無辜呀!
這樣通常都是負責生活起居的那一方得扮黑臉,想想,整天照顧孩子已經夠累了,最後還要被孩子討厭說:「我最討厭媽媽了,我喜歡爸爸!」

那不是很心酸!!!!阿慈絕對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。

夫妻管教一致,說法一致,就事論事,不要把人給扯進來。

只要說事情前因後果,不用把規範者推給對方。
把拔對孩子說:「現在不能吃零食,你忘了吃飯前不能吃零食嗎?因為吃了就吃不下飯啊!」
這樣說法不是很好嗎?幹嘛把媽媽牽扯進來,讓媽媽當壞人。

媽媽對孩子說:「快點快點,你再越拖拖拉拉,到時候時間不夠,就不去XXX了,而且這樣你玩的時間也會變短呀!」
瞧!把拔為什麼一定要當壞人。
又,虎姑婆/警察/路人甲乙丙丁又何苦要幫你當壞人,好突顯你和孩子是一國的

當白臉當然很輕鬆愉快,誰愛跟孩子衝突呢?
但是生養孩子就要教,要規範他、修正他,不要把這樣的責任都推給另一半,自己演好人。

補充:(2)態度一致與尊重另一半的管教
「白臉&黑臉」也牽涉到另一點,那就是可能兩人管教態度不同調。

兩人之中總是會有個比較嚴格,或者覺得這次事件也沒那麼嚴重。
阿慈和公子的默契是:誰出面說孩子了,就這次規範的主管者,另一半就多是幫忙,不然就不要插手。

故公子在管教孩子時,即使不同意阿慈也絕對不插手。
即使覺得這樣就處罰太過了,或者這樣罰站可能太久了點,阿慈仍然完全不介入。
(如果真的覺得公子反應過頭,阿慈會在私底下/孩子沒有看到的角度,拉拉公子的手,用口語提醒公子。不嚴重的,則在事後才私底下提醒公子。)

不在當下搶管教權。

為什麼不出面干涉呢?
一來,管教就是要態度一致,不能多頭馬車。
二來,尊重本來就是夫妻之間的第一件要事,
尤其當公子對孩子嚴肅說正經事時,做妻子的當然是要站在老公那一邊,這是不用懷疑的事情(即使你多麼不同意,也該在事後或私底下提點老公)。這樣孩子也能學到「尊重」。因為你不加思索的出現干涉,就是不尊重。
三來,這是宿命,寶寶也要學會跟各種類型的人相處,例如:「把拔比較沒耐心,爆點比較低」,「馬麻這方面比較嚴肅,不能接受嘻嘻哈哈」,所以今天你超過把拔的耐心值被把拔大吼,那也是寶寶該學習的課題。

除非,公子發脾氣發錯了,是誤會寶寶了,例如寶寶這樣做其實是為了幫妹妹之類的,阿慈才會出面說公子沒注意到的真相:「寶寶剛剛是為了妹妹XXX,所以才不小心OOO」,但是後面一定要接一句緩頰的話,並把重申現在的管教權是在把拔身上:「但是就像把拔說的要OOO才對喔!」或者「要聽把拔的話喔」。不管怎麼樣都不能推翻另一半管教時的權威。

絕對不要上演:「衝上前撲在孩子身前,說:『好了!他只是個孩子呀!你發那麼大脾氣做什麼!』」
或者:「你幹嘛每次都要這樣小題大作!」
(愛演就去報考演員訓練班,不要在家裡演這種大戲)

不要在孩子面前質疑另一半的管教。
讓孩子看到爸媽態度都是一致的,孩子的行為就不會搖擺不定,也不會找縫鑽,讓你氣得牙癢癢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rund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